重走沙海路 访寻军垦魂
——十大电竞博彩app排名网站
博物馆三下乡团队走进老兵社区
2019年7月8日上午9:50,走进47团,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十大电竞博彩app排名网站
西域文化博物馆组成的暑假三下乡团队积极参与当地周一的升国旗和早操。三下乡团队的成员们在队伍最后认真学样。
随后,三下乡团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的讲解员杨飞艳的带领下采访了杨玉华老人,她的父亲杨春林是沙海老兵的一员,随着五师十五团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和田。杨奶奶印象最深的就是:文革时期,红卫兵向杨春林借军服用来演出。后来,红卫兵没有归还军服,杨春林前去询问,红卫兵不耐烦的告诉他,都丢了!杨春林焦急地对他们说“其他的东西我都可以不要,吃什么委屈都可以,你把我的军装给我就行了,其他的我都不要了。”说到这杨玉华老人停了下来,说这是她父亲最大的遗憾。
当天下午,三下乡团队在京昆小区偶遇到出生在军旅世家的朱春明,父亲朱木松、岳父王记才均为沙海老兵,母亲王慧兰是山东来的女兵。朱春明受到老一辈人的影响,在新疆一待就是一辈子,继承着老兵精神。当我们问道是否有他父亲当年的照片时,他站起身来邀请我们前往他家。老人找了半天,拿出了两个相册和两面奖状。
对我们说到:这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上交给了纪念馆。只是这一部分,就将我们带回到了六七十年代,回到了那个一旦穿上军装,就做一辈子兵的年代。图片上有老兵们的合照,他们脸上满是活力,积极向上。
奖状是他儿子当坦克兵时获得的。他虽没有参兵,但与父亲一样扎根边疆。他从事过凿井员,救护车司机,工人等职业,从当初的土坯房到今天的楼房他一待就是60年,他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47团。
次日三下乡团队成员整理并汇总材料。并在下午采访老兵子女两位。从两位老兵子女口中的故事,再次证实了1949年沙海老兵的艰苦奋斗屯垦戍边的事迹,从中也让人感受到老兵精神。意外的是在此处还发现了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张武祖。张武祖是在1949年被国民党抓去宁夏做壮丁,同年9月,宁夏起义后参与解放军。后来随部队参与1951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一提到抗美援朝,老人哭着地说到:“我腰上的伤口,就是抗美援朝时留下的,当时被美军战机投下的炸弹碎片击中,流了很多血,我的排长把我调了下来,让我回去养伤。后来打听到和我一个连的战友就我一个人活了下来。”边说老人边掀起衣服,成员们看到触目惊心的伤口,钦佩之情油然而生。病好以后又参与新藏铁路的修建,后来来到了新疆47团。继承了这里的老兵精神。
老兵精神“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这简单的十二个字,不仅仅是给47团的老兵们,更是给所有为新疆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扎根于新疆的人,他可能是纪念馆的讲解员;可能是医院里的医生;可能是商店里的老板……他们都是老兵精神的传承者!
文:杜立志
图:杜立志/祝一阳